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

“自学天才”的言语准备会经历那些阶段呢?

2020-03-29  东方启音  浏览:11425

自古以来,人类都认为婴儿是自学的天才,包括运动的能力和言语的能力。


婴儿自学言语甚至是人类社会和心理学的重要之谜,那今天就来跟着朗朗一起探讨下宝宝言语的发生是要经历怎样的阶段吧。


宝宝言语发生的准备包括了两个方面:发音(说出词句)准备和理解语词的准备。


发音的准备


婴儿的发音准备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候,可以听出ei、ou的声音。

2个月以后,宝宝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当成人引逗时,发音现象更明显,已能发出ai,a,ei等音。发这些音不需要较多的唇舌运动,只要一张口,气流自口腔冲出,音也就发出了。这与儿童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


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4~8月)

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

当他吃饱、睡醒、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发出的声中,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a-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如ba-ba(爸爸),ma-ma(妈妈)等。

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其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哦。



3,学话萌发阶段(9~12月)

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四声均出现了,听起来很像是在说话。

但是这些“话”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但却为学说话做了发音上的准备。

这一阶段近似词的发音更多,同时,儿童开始能模仿成人的语音。这一进步,标志着儿童学话的萌芽。

在父母的教育下,宝宝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

虽然此时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但毕竟能开口说话了。


语音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研究发现,几个月的婴儿就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
语音范畴知觉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分辨不同的语音(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自然无法理解词义。

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


2,语词理解的准备

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的意义。如果成人同样发这种词音,但改变语调和语言情境,婴儿就不再反应。相反,语调不变而改变词汇,反应还可能发生。

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
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
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
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



这证明了儿童反应的主要对象是语调和说话时的整个情景,而不是词,他还不能把词从语音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

一般到了11个月左右,语词才逐渐从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到这个时候,儿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新生婴儿的言语发生会经历以上的变化,1岁后的宝宝就会正式进入学习语言的阶段了。那1岁后宝宝的言语能力发展是怎样的呢?敬请关注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