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的富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大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吃最好的食物,穿舒适的衣服,用昂贵的的物品,玩先进的玩具……但是,优越与富足背后的不利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备受呵护和关爱的孩子仍出现如下种种发展的问题:
(1)讨厌被触摸、耐性不足 、孤僻、人际关系差、脾气暴躁、易紧张、焦虑。
(2)好动难安定、注意力分散、容易分心、走神、好招惹别人。
(3)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组织力差。
(4)动作不灵活,平衡感不好,晕车、不善于使用工具(如剪刀)、不善学会新动作,笨手笨脚、容易磕碰跌撞,手眼不协调、沟通困难。
(5)粘人、胆子小、爱哭、易受挫、吃手指、攻击人、对某些物品有独特依恋,情绪不安定、易惊慌、缺乏自信、在人多处感觉不安全,一般较孤僻。
(6)学习障碍、抄题抄错数、朗读丢字漏字、看书串行、写字偏旁颠倒、作业拖拉、听而不见、不专心等等,让家长和老师困惑。
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原因何在呢?
一些家长会误解孩子的行为,会避免和别人谈论孩子的情况,认为与别人分享孩子的这些问题很没面子,或忍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只是存在学习问题或者情绪问题,而不懂得孩子是出现了感觉统合障碍。
一些家长会跑到不了解感觉统合障碍的儿科医生那里讨个说法,医生会告诉他们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行为,加强教育或长大就会好啦。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感觉统合系统出现了障碍(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当中枢神经系统在处理信息无效的时候,孩子们就很难把日常生活活动做好。他们可能看起来很好,并且智商也很高,但行为表现就很就笨拙、胆小或出现退缩行为,专注力差等。
感觉统合研究权威人士发现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老师、家长们似乎没有关注或以为出现的问题是孩子成长的现象,到6岁、7岁或者8岁孩子的状况干扰到生活、学习、他人才会被发现、被重视。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期,因为幼儿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在快速地发育,这个时期是预防、矫正、干预的黄金时期。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
是机体有效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由大脑对其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从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以儿童感统训练会馆的方式开始普及感觉统合训练系统,在美国,每100个幼儿园就有98家幼儿园内设有儿童感统会馆。感统训练系统80年代初传入亚洲的日本和韩国,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台湾地区,感统训练系统在幼儿园中的普及率为95%,每100家大型社区内就有80个设有大型的儿童感统训练馆。在国内(除港澳台),80%以上的幼儿园购买部分感觉统合器械,却只有10%以下的幼儿园正确操作和针对性使用感统教具。
在美国职能服务师必须取得学士学位,拥有生物、物理、医学、行为科学的实习经验。并完成神经学、解剖学、心理学等课程内容。由此可见,专业的感统训练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功底(生理学、解剖学、脑生物学)、并对感觉统合理论和实践进行长期的运用和实践。
感觉统合能训练的几个阶段:
0 - 3 —— 预防期
3 - 6 —— 矫正期(黄金训练期)
6 - 12 —— 弥补期
感觉统合失调幼儿的统计分析:
2012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报告,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2%,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的3倍以上。这就说明有近半数的孩子具有感统失调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医学部对3110名3—6岁儿童测试发现:感统严重失调的占21%。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南京市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系统的测试,结果发现34.9%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
据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已有10%-30%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感觉统合失调。大中城市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独生子女政策即将成为历史,国家放开二孩政策。生二胎半数以上产妇存在高龄,疤痕子宫,意味着第二胎剖腹产的可能性极大,这将加重父母的教育负担,这些实际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普及感觉统合运动的理论与实操的知识很有必要,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此次的交流主要让家长对感觉统合有个大概的了解,在以后的课程和推文中,我会系统、详细的通过以下框架介绍感觉统合在家庭中的运用:
1、感觉统合的7大感觉系统;
2、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3、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
4、孩子不同异常行为表现可以有哪些改善方式;
5、感觉统合训练在家庭当中如何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6、 几大幼儿时期常见感觉统合失调孩子的训练要点;
讨厌被触摸孤僻、人际交往困难形成原因及训练方式;
好动难安定、注意力分散形成原因及训练方式;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组织力差形成原因及训练方式;
平衡感差,晕车、容易磕碰跌撞,手眼不协调形成原因及训练方式;
粘人、胆子小、爱哭不安全形成原因及训练方式等等。